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韩俊: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16-12-14)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6-12-14 16:15:00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思路必须要创新,中国农业政策必须要有大的调整完善,中国的农业必须要实现转型发展。”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第四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从战略、政策、产业三个角度,强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积极应对新挑战。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韩俊进一步指出,迎接这些挑战,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点。“要高度重视它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五化”背后的逻辑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小规模农业要提高竞争力,在韩俊看来,关键是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内涵式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更加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做文章。 

  众所周知,农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尤其是依赖土地资源,这是农业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农业生产中,各种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与土地租金基本各占一半,这一点在西方农业发达的国家中是很少见的。农业成本的不断提升,对农业盈利水平的挤压会越来越明显。 

  他举例对比说,如果农产品成本上涨,美国等新大陆国家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农场规模来消解成本上涨,而东亚国家和地区,农场规模一般都很小,想扩大规模很难。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土地生产率并不低,但要想再提高劳动生产率却不容易。 

  “农业不光是生产农产品,还有提供生态环境及文化传承的功能,具有多功能性。农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市场应该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政府该支持的还要支持,该保护还要保护。”韩俊分析说,农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必然会进入高成本农业阶段。于是,日本采取政策措施对农业实行高度保护,如果完全自由竞争的话,日本的稻米产业可能就不存在了。 

  当然,这种支持保护并不是直接干预价格。韩俊强调,应该采取“绿箱”政策支持农业科技,支持农产品营销,甚至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对农民直接进行收入补贴,这样农业竞争力还可以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价格扭曲。 

  韩俊说,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农民生计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只有经营的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很多先进的科技才可以用,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才有可靠的支撑。”韩俊称,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中国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多地少。我们有2亿多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也就78亩,30亩以上的农户全国只有1032万户,这在全世界都是最小的农业经营规模。 

  因此,他提出,今后我国还得积极发展适度经营规模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让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在不断地加大,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 

  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韩俊表示,我们要始终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现在的情况是,当前,我们国家的口粮消费虽然在不断下降,但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越来越大,粮食总需求还在增加,食物结构在不断升级优化。 

  “从国际上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时,食物消费结构才基本定型,我国还处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到2030年,我们的食物消费结构才会基本稳定下来。”韩俊说。 

  在这难得的战略期内,我们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韩俊说,我们要更加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以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畜牧业的发展不能再采取过去那种拼资源、拼环境的方式,而是要发展健康的、生态型的畜牧业。此外,水产业方面,除发展淡水养殖外,还要更加重视发展远洋和深海渔业,这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也很好。” 

  当然,要让老百姓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满足老百姓食品消费不断升级的需求,仅靠国内这点资源是不够的。韩俊提出,我们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扩大紧缺农产品进口的同时,还要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参与投资农产品加工、储运和营销,去整合国外农业的产业链。这才是最有眼光的。 

  “总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韩俊说,要按照“粮头食(品工业)尾、农头工(加工业)尾”的思路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价值链,最大限度地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现代化。这样,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不是总量不足的矛盾,而是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过去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下的国情,农业必须要调整发展思路,在继续保护、优化粮食产能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科技、绿色、生态,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韩俊最后说。 

来源:人民政协网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