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3年第3期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作了题为“面向主战场的科研经历与体会”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主持,来自中国社科院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等院校师生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李国祥研究员的报告围绕研究范式的大致划分、20世纪末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主要经历、农业波动与经济周期、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与改革、农产品市场波动以及主要体会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首先,李国祥研究员根据是否出于兴趣或者偏好将研究范式大致划分为学院派和非学院派,他指出学院派研究范式一般根据文献,结合个人偏好和兴趣开展研究,而非学院派往往是基于现实需要开展研究,可能与个人偏好或者兴趣不相吻合,但能够满足他人或者社会等需要。李国祥研究员认为,可进一步根据时间轴和空间将基于现实需要开展的研究划分为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开展研究。
随后,李国祥分别从改革和价格方面探讨了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经历的主要阶段,并指出我国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缩小、放开商品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再扩展到农村土地等要素市场;农产品价格则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通货膨胀、90年代末期价格回落、21世纪早期价格上涨和剧烈波动时代。三十年如一日,李国祥研究员一直坚持研究粮食供给及粮食安全(粮食市场化、粮食支持保护、粮食党政同责)领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李国祥研究员分享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事的农业波动与经济周期研究。他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开始探讨,重点研究了农业增长农民增收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并指出面向主战场的研究,除前期研究范式基本上对重大意义进行论证研究外,也借鉴经济学研究中效应评估等。如粮食顺价销售的实施,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不在仅仅局限于粮食顺价销售的重大意义的论证,也开始对经济现象原因进行探究。
关于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研究,李国祥研究员认为,政策构建逻辑和目标是确保种粮农民利益和积极性,应保护种植稻谷和小麦农民合理的利润,要继续保留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方面,李国祥主要围绕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分解(周期性波动、季节性波动和非常规性)、调控重点和利益相关者研究进行了交流。
最后,李国祥研究员分享了他的主要科研体会。首先,他比较了学院派研究与面向主战场研究在连续性、选题、严谨性、研究价值体现、研究过程的重视程度、创新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并指出学院派研究往往是连续的,根据文献确立选题,注重论证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先进性,往往产生新学术观点和新方法。而面向主战场的研究往往随着形势变化、政策和课题结项而调整,根据现实问题和重大方针政策来确立选题,比较注重应用价值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其评价标准较为复杂。随后,李国祥研究员进一步总结了社科院面向主战场研究的特点,认为社科院面向主战场开展科研,没有“公婆”,选题自主,研究成果具有相对公正性。
报告结束后,魏后凯所长高度评价了李国祥研究员的精彩报告,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并向他表达了感谢。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进行了补充发言,指出李国祥研究员的报告不仅体现了农发所面向主战场、面向基层和用脚做学问的研究特征,而且反映了农发所对国家发展过程的参与和贡献,记录了农业农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实践进展和政策走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政策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