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开题研讨会召开(2015-06-24)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5-06-24 09:03:10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开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课题研究中涉及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

 

  会上,首席专家温铁军教授围绕“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的逻辑关系做了主题发言,董筱丹博士介绍了项目研究总体思路等议题。课题组认为,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出发研究国家安全问题,需要从根本性上扭转以发达国家特别是核心国家安全问题为主导的研究框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安全风险突出表现在复合性方面,即,一方面,发达国家不断向处于边缘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转嫁制度成本,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大安全风险来源;另一方面,在当代社会,发达国家追求经济、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内生性风险,在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甚至强化,这种国家内部的局部安全风险在后冷战时期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越来越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总体安全风险。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总体安全,无论涉及何种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政府都应将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城市是充满风险的,保留着传统社会关系和治理机制的乡村则相对稳定。从我国的实际经验出发,一方面是在历史上的规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性,即每当乡村社会的内部治理机制受破坏到一定程度,从而导致小农大量破产、乡村普遍衰败,就会爆发严重的社会冲突乃至农民革命;另一方面,新中国也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因土地革命建立政权,从而巩固了农村以“小农村社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内在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凡是能够有效利用乡土社会的内部化机制处理乡村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就能维护乡村内部的稳定机构。尤其在当代工业化进程中,相对风险集中于城市“资本池”而言,乡村客观上发挥了“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国家得以借助“三农”载体多次成功实现经济危机“软着陆”。

 

  与会专家高度认同课题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项目开展所依托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基础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有的专家指出,从乡村治理这样的微观基础切入国家安全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同时需注意到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别大的基本特性,建议在具体研究中兼顾不同的研究面向,以把握完整的事物图像。同时,在课题研究中需要纳入“新常态”变量,这个“新常态”应当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经济方面。

 

  有的专家认为,作为国家安全问题研究,首先要考虑研究的科学性问题;其次,在制度运行研究方面,应注意我国地方政权运行机制的具体问题;最后,在具体调查研究上,建议邀请基层地方主政官员召开座谈会,分析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基层社会的权力结构,最终形成地方治理结构调整的创新思路。

 

  有的专家建议,课题组应对当前全球化挑战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判断,需要对当前中国的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实体经济去工业化趋势和基层治理的非正规化等重大问题,从国家综合安全出发给予不同角度和取向的关注。同时,课题组可以在中国的开放经济背景下,围绕如何利用已有研究基础重塑我国乡村治理,在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关系的微观和宏观视角层面进行比较和系统性深入研究。

 

  截止目前,课题组已在核心刊物发表相关论文7篇,提交国际会议论文2篇,形成初期研究报告6份。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