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
中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暨郫都区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研讨会举行(2021-6-1)
作 者:      发布时间: 2021-06-01 12:29:00

中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暨郫都区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研讨会举行

 

520日,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召开中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暨郫都区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研讨会。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介绍了该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的十二项改革创新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介绍了课题组研究成果《走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城郊融合型的郫都区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与会学者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与要素市场综合改革”“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联动推进”“城郊型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机制构建”等议题展开研讨。

20182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提出“继续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要求。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介绍,三年多来,郫都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改革试点20余项,在全国率先注册成立区属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公司,创办全国第一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发布全国第一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和村级“乡村振兴指数”,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等86项荣誉,初步走出一条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他将郫都探索实践归纳为“十二个创新”,分别是创新乡村振兴技术导则推动EOD综合开发,创新资产经营制度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经营村庄”理念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全域功能区建设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创新成立乡村振兴公司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创新搭建“共享田园”平台破解人才进村难题,创新开办面向全球的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创新“五步工作法”育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创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价值多元转化,创新校地企合作增强乡村发展科技支撑,创新多元参建模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创新“三固化四包干”机制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课题组认为,郫都区依托大都市近郊区位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了以“五轮驱动”“六大融合”“两个共同体”“三大动力”为内涵的郫都区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具体而言,即实施党建引领、改革驱动、产业支撑、文化赋能、开放推动“五轮驱动”,大力推动城乡要素融合、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三生融合”、城乡服务融合等“六大融合”,形成资源共享、机遇共享、成果共享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城乡发展共同体和乡村发展共同体,全面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郫都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融合为路径,以共享发展为目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城乡居民资源共享、机遇共享和成果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探索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郫都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1,远远低于全国的2.56,也低于成都的1.84,为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生动样板。郫都区乡村振兴模式为全国城郊型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价值;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进而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由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成都市郫都区委、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理事长蔡昉,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以及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