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1年第3期中国农村发展论坛顺利举行(2021-6-9)
作 者:      发布时间: 2021-06-09 09:19:00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021年第3期中国农村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202153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1年度第3期中国农村发展论坛顺利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教授作了题为“重新思考后疫情时代农业食物系统”的主旨演讲,来自社科院农发所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近百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

樊胜根教授主要从农食系统面临的挑战、新冠肺炎重创农食系统、《2021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主要发现以及七大措施促进农食系统转型等四个方面对疫情冲击之下农食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问题作了深刻解读。所谓农食系统,樊胜根教授指出,是从技术研发到农业生产到餐桌消费的整个产业链,包括涉及食物的政策环境和文化规范。理想的食物系统应该是营养、健康、安全、高产和高效的,环境可持续和气候智能的,以及包容性的。近年来,农食系统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农食系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研究表明,气温在历史水平上每升高1度,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减产约3%-10%;在全球范围内,与2050“没有气候变化”的情景分析相比,面临饥饿的人数将增加1.83亿人。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环境退化威胁农食系统可持续能力。由于人口扩张和土地退化,可耕种的土地资源减少,同时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质量,而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等多样性的降低,进一步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系统稳定性和适应力;水资源短缺形势也日益严峻,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球农业地区约有将近十亿公顷的农业用地受到影响,超过60%的灌溉农田高度缺水。此外,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依然严峻。其中,6.9亿人遭受饥饿困扰,超20亿人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1.44亿儿童发育不良,超30亿人支付不起健康饮食;而在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4%10.4%,孕妇贫血率则超过13%

樊胜根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农食系统造成重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疫情对食物系统的影响由供给端转向需求侧。疫情发生初期,食物供应链物流中断,中国的果蔬业和家禽养殖业受到严重破坏,农民工就业人数减少了30%,工资率下降了6-8%,中小企业受影响巨大。当前,疫情对农业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需求端,很多人失去工作,而收入下降使穷人更倾向购买相对便宜的大米、玉米、小麦等主粮,减少对价格相对较高的水果、蔬菜、牛奶等营养丰富食物的需求。其次,新增数百万人无力支付营养健康的饮食。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3%,约11.5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尤其是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可能使面临急性食物不安全的人口增加1.3亿,几乎是2019年的2倍。再次,近期全球食物价格呈现持续明显涨幅,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农业食物供应链还未能从冲击中恢复密切相关。未来,随着食物系统越来越复杂、多样、相互联系和全球化,多重风险叠加出现的情况会大量增加。

2021年,随着全球疫苗的普遍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将在年底得到良好控制。为了恢复与重建疫情之后的农业与食物系统,樊胜根教授认为,《2021年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的主要发现值得参考。一是农业食物系统具有减排和增汇的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等有利于减少农业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农业食物系统减排与增加林业碳汇相辅相成。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和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应加快制定农业食物系统的综合减排战略和精准减排路径,鼓励开发和应用多赢的农业技术,让消费者成为碳中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以增加碳汇,并加快碳汇市场建设,让农民能够积极参与碳汇市场交易。二是调整膳食结构可以实现健康与环境双赢。当前,中国膳食结构日渐西化带来健康和环境挑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而肉类消费的显著增加也给中国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引导居民健康膳食、转型膳食结构,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十分必要,这就要求将环境可持续性指标纳入国家级纲领和指导文件,加强对农业、营养、环境等交叉学科研究的投资,并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和各地区饮食习惯,挖掘具有营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的东方膳食模式。三是以面源污染治理为抓手推进中国农业食物系统绿色转型。尽管当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遏制,但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增多、农药化肥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要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为考核依据,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监督和公众参与,同时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引导形成市场对生态绿色农产品的溢价。四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力地助推了中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提供了思路。但也需要警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数字鸿沟”带来的地域间与小农户内部分化问题。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要培养具有电商思路和技能的新农人,助力其对小农户接入电商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理顺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和增强小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收益能力;关注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创造条件,提高参与电商发展机会和获利能力。五是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变革与挑战。当前,中国由农业贸易顺差国变为全球最大的逆差国,农产品进出口格局转变带来挑战和压力,疫情当下尤其如此。为此,要调整农产品总量平衡的保障思路,由产需“二元平衡”向生产消费贸易“三元平衡”转型,在此基础上,直面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推动国内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与竞争力升级,并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创造更加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公平的制度安排。

最后,樊胜根教授介绍了促进农食系统转型的七大措施,即在技术创新上,要调整农业技术研究方向,优先发展多赢型技术创新体系;在补贴改革上,要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在通信投资上,要增加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投资,顺应产业数字化趋势;在制度建设上,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设高效的和包容性的食物价值链;在保护自然方面,要敬畏尊重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在对外贸易上,保持贸易畅通,增强农业食物转型过程中的韧性;在行为改变方面,引导居民行为改变,实现人类健康与地球健康共赢。

主旨报告结束后,魏后凯研究员作了总结。他指出,樊胜根的报告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为我们系统介绍了疫情当下中国和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面临的风险挑战和转型思路,有助于开阔思路。随后,与会人员就食物经济学科设置、农业生产的碳汇能力、食物需求侧管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作者:张延龙)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