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共同主办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暨《农村绿皮书(2024-2025)》发布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盛来运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张天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叶兴庆、社科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仲鹭勍、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副司长魏锋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海鹏、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郜亮亮以及《农村绿皮书(2024-2025)》编撰人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部分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等。
会议现场
《农村绿皮书(2024-2025)》发布会由魏后凯主持。赵志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赵志敏指出,我国“三农”研究必须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和灵魂,建立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挖掘中华农耕文明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努力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原理、命题,加快构建中国“三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要立足中国大地,深入田野、扎根一线,加强跟踪调研,掌握一手信息,不断提升“三农”研究服务党中央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开门治学”,以办好《农村绿皮书》为抓手,团结凝聚全国“三农”研究力量,打造“三农”研究高端平台,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致辞
盛来运表示,《农村绿皮书》见证了“三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也见证了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盛来运认为,要拓宽国际视野,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当前,全球农业正在面临单边主义冲击、供应链重构、极端气候频发等挑战。随着我国农业贸易与国际市场关系日益紧密,国际格局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美国滥施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给全球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链稳定带来巨大挑战。面对国际形势新变化,我们必须着眼于全球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统筹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筑牢国内粮食安全基础,在国际变局中把握战略主动。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盛来运致辞
冀祥德表示,《农村绿皮书》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农村绿皮书》质量大大提升,在咨政建言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冀祥德还介绍了社科文献出版社高质量发展3.0版的主要内容,3.0版立足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立足于服务各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立足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逐步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出版、有组织传播。
全世文代表课题组发布《农村绿皮书(2024-2025)》。《农村绿皮书》指出,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2025年,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经济将保持稳中有进。预计粮食稳产丰收,畜牧业发展企稳向好,重要农产品与食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农产品进口结构持续优化,涉农产业进入提质增效的动能转换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30左右。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由杜志雄主持。与会专家围绕“202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张天佐认为,2025年中国农村经济“有喜有忧”,一方面,保障粮食安全有良好的基础,“菜篮子”产品有稳定的供给能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等面临挑战。叶兴庆表示,“十五五”时期我国将面临城镇化减速、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部分重要农产品的需求达峰、重要农产品的海外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挑战、人工智能影响加深等形势,农村共同富裕如何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经济增长如何从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仲鹭勍指出,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面临的挑战下,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将从提升农业的经营体系、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提升宅基地的规范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魏锋华认为,当前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空间有限,农产品价格增长动力不足,生猪养殖进入微利时代,因此需要在稳定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统筹粮经饲结构并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加快构建生猪全国统一大市场。黄季焜认为,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关键作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农业绿色发展、粮食生产和中美冲突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等问题。孔祥智总结了十八大以来耕地提升方面的政策效果,并指出“十五五”时期应从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类提升耕地质量。司伟对《农村绿皮书(2024-2025)》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大豆种植区域变化等形势判断表示认可,并建议未来《农村绿皮书》做一些追踪性的研究。
最后,魏后凯做总结发言。魏后凯对参会代表表示感谢,并对当前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做了补充,认为需要对如何确保种粮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如何让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规模化、机械化和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如何有效提高农村资源的配置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供稿:韩磊;供图:张斌)